“北部生态环山生态旅游路规划得非常漂亮,是市民休闲打卡、观赏城市风景的好地方!”近日,河南平顶山一位热心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为平顶山市山顶公园的优化提升建言献策。留言聚焦夜间登山照明、生态引水与环境整治三大痛点,期待这条“城市风景线”更便民、更生态、更整洁。
随着北部生态环山路成为网红打卡点,市民对配套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该网民在留言中细致描述了当前的不便:“晚上登山只能靠手机灯或手电筒照明,既不方便也不安全。”他建议从登山台阶到山顶加装景观灯与照明灯,让夜游体验更舒心。
针对公园生态品质提升,网民提出了引祥云河水上山的构想:“既能改善山顶植被灌溉,也能增添亲水景观。”面对半山腰一处堆积建筑垃圾的平台,网民痛心表示:“美景被垃圾破坏,建议清理后硬化地面,改造成休闲广场。”
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接诉后,立即组织专业团队现场踏勘,结合已获批的《平顶山山顶公园概念性规划方案》,给出系统解决方案。
针对照明诉求,规划团队借鉴先进经验,推出防眩光阶梯灯+智能控制系统组合方案:“通过动态调节色温与亮度,既解决夜间照度不足难题,又能营造节庆氛围。”项目负责人强调,灯具设计将严格限制溢散光污染,“打造安全舒适、生态友好的夜景长廊。”
对引水建议,技术团队创新采用市政供水+矿排水回用双路径:“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网延伸至山顶,景观灌溉则主要利用处理后的矿区排水。”更引入海绵城市理念,计划回收利用雨水与污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一条“活水上山”的生态脉络即将贯通。
针对垃圾堆积的平台,当地的改造方案令人眼前一亮:“清理后将铺设石材地面,增设休憩设施,保留原生大树并补植草坪,观景石。”设计人员特别透露,中心树池将包裹锈蚀钢板并雕刻历史图文,“让废弃角落蜕变为讲述城市故事的开放式文化展厅”。
作为平顶山北部山区文旅融合的核心节点,山顶公园的升级承载着多重使命。“登山步道串联的不仅是风景,更是城市的文化轴线。”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山顶公园的改造将显著提升市民体验:夜间照明系统延伸游览时段,活水上山滋养生态景观,而半山广场的诞生,更将工业城市的记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公共艺术空间,“城市观景阳台”即将迎来华丽蜕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
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每年调出原粮和制成品600亿斤以上………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